新闻中心News Center

两会速递|全国人大代表蔡学恩:企业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主体

发布者:桂诗源 发布时间:2020-05-22 浏览者:6455

作为一名法律界全国人大代表和多年的从业者,蔡学恩一直在关注环保法规方面的话题,他认为,“要善于从法律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”。


早在2013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,蔡学恩代表就提出在全国统一设立“环保法庭”的建议,受到最高人民法院重视。2014年7月,最高人民法院决定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。


1590134304485539.jpg

全国人大代表、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蔡学恩


蔡学恩在接受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今年他带来了多项建议,主要聚焦在环保、公共卫生等社会热点问题。


1590134473830532.png


Q1

今年两会你带来了哪些建议?


蔡学恩:今年我带了十几项建议,涉及《传染病防治法》《野生动物保护法》的修改,公共卫生和防疫体系,律师远程会见平台搭建等一些社会热点议题。专业人做专业事,所以每年我都聚焦在“环境保护”、“大的法律制度体系”和“律师群体”三个比较了解的方面。



Q2

提到环境保护,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太高、太好看,但实际上难以落实的情况。你是如何理解在制定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过程中,“可行性”的重要性?


蔡学恩:这一点也没什么可讳言的,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。十八大以来,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在不断发展、加强和更加合理化;而此前制定的环保标准,许多在落实过程中形同虚设。


有些标准定得太高,企业不堪重负,没有钱或能力去按标准上相关设备,只能有检查的时候应付一下,其余时间照旧排污。监管部门干脆不执行标准,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

毫无疑问,绿水青山是我们要追求的价值目标。与此同时,企业在什么样的状态下能良性地发展,所制定的标准如何在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平衡,以及平衡到什么程度,都很重要。


如果标准制定得没有适用性,就会给各种权宜之计提供空间。企业为了发展,就会用各种方式去回避法律的秩序,这是一个很严重的情况。


所以环境保护立法、政策出台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过程中,要科学立法,要考虑其可行性。(法律法规)不可行,就会造成更大的危害。



Q3

如何看待“信息公开”在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作用?


蔡学恩:我个人认为,其实没有什么信息是不能公开的。比如垃圾焚烧项目的建设,在引起过群体性事件的很多地方,是因为附近居民了解不到信息才产生恐慌的。而有些企业则是在环评阶段就弄虚作假,反而给附近居民造成了心理上更大的疑虑。


在环境相关的项目建设中,要相信公众是有足够理解能力的,为什么要担忧大家知道更多的信息呢?我个人赞成,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,只要是科学真实的数据都应该公开,要学会在监督中开展生产建设活动,让信息公开成为常态。



Q4

在环境保护过程中企业扮演着什么角色?


蔡学恩:企业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主体。无论国企还是民企,在从工业建设和减少污染,到国家公园体制和野生动物保护,几乎所有的环境保护相关领域中,都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。监管和公众参与也是一方面,但真正承担起环境保护职责的还是企业。


企业如何发挥其主体作用,也要辩证地来看待。对于违反(法律)规则时,企业需要被很好地监管;而更多的时候,企业应该是环境保护的合作者、参与者和维护者。要有这种理念,才能共同把环境保护做得更有成效。



Q5

垃圾分类从去年上海“倾城之练”以来持续升温,今年5月1日北京也开始实施,你认为前些年没有做好的原因有哪些?今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?


蔡学恩:我注意到对于垃圾分类,许多人都是非常欢迎的,也都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。现在许多地方也开始重视了。但如何把公众的期待,转化为相关的规则和地方性立法,真正落实下去,往往缺不了一个科学的程序和宗旨性的安排。


我们这些年看到许多地方在垃圾分类上花了很多钱,但始终还停留在提倡和宣传的阶段,做事的方法和效果也都存在问题。例如很多城市的管理办法都有处罚规定,但实际处罚的情况却很少看到,就连一个“罚单格式”估计都没有。哪怕罚五块、十块,也能实际起到警示作用。这说明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动真格。


此外,到底哪个部门作为主体来负责是最合适的?由城管、居委会还是其他什么部门负责,会有比较好的实际操作效果,是需要去探索出来的。要想管理措施到位,就需要弄清楚责任主体。


另一方面,公众参与也同样重要。所有的事都要有牵头人,要有推动的力量,所以每个地方除居民自觉外,有志愿者来促进这项工作会更好。



Q6

你怎么理解“环境保护”和“法治”之间的关系?


蔡学恩: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,简单来说就是在整个环境保护过程中,要按规则办事。如果没有共同遵守的规则,事情就很难取得应有的成效。


这些规则小到公园里不能毁坏花草树木,大到政府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,以及上升到法律层面的对“山水林田湖草”进行保护的相关法律。这些法律(规则)在环境保护各个大的领域,构成一个体系、相互映衬,来支撑环境保护活动。


因此,环境保护和法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。环境保护没有法律体系的支撑,就会成为无本之木;失去了可以贯彻的依据和标准,环境保护各种行为也会乱套。




编辑丨品牌公关部

来源丨《中国经营报》

返回列表